一次缴纳社保政策
到了退休年龄但还没交够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补交。
2. 社保一次性缴纳政策
社保是可以一次性交清的,但是一定要满足规定的条件才可以一次性交清社保。
一次性买断社保条件:
1、持有当地居民户籍。
2、1998年6月30日前(含当日)参加企业员工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0年以上、并且延期继续按月缴费时间满1年以上。
3、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
4、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
扩展资料
1、退休年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女性55,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应该也是按照这个计算退休年龄。但是在四年内是否会出台延迟退休的文件,我认为是有很大可能的。但是这个文件一定是循序渐进的,不会一刀切。所以对女性的退休影响不是特别大。
2、退休后工资:一般来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工资是不参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涨幅而涨工资的。也就是说,一开始600元一个月,最后还是600元一个月。如果涨工资也可能是根据最低工资标准变化而变化。
3、一次性买断社保是否划算:这本来就是一个基本保障性质的政策。很简单的计算可以得出在8.3年之后就收回全部本金了。女性55岁退休,9年之后也才64岁。
3. 社保一次性缴费政策规定
1、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不可以一次性缴纳。
2、首先,几年以前有些省份可以一次性补缴这个养老保险的费用,比如说自己已经快到这个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已经过了法定退休年龄,那么一次性补缴几万块钱,在办理退休之后,就可以正常领取养老金。随着我们国家养老基金的压力不断增大,现在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也就是说很多省份早已经出现了入不敷出这样一个态势,我国的养老金补缴政策正在不断的收紧。如果都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养老金将面临巨大缺口,如果都要等到临退休时在一次性补缴社保,那无论是养老金还是医疗保险基金随时都有断供的可能,而且对于按时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来说,很不公平。
3、其次,如果你想享受这个养老金的待遇,那么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逐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周年,才能够正常的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而取消一次性补缴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增加人们缴纳社保的积极性,促使人们从年轻时开始缴纳。但是如果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没有缴足15年的,可以延迟五年,缴满15年,领取养老保险金;对于延迟五年仍然没有缴足15年的,如果是2011年7月1日之前缴费的,可以一次性补缴至15年,领取养老保险金;灵活就业人员应该按照社保法的要求,在年轻时,在有劳动能力之时,对自己未来的养老计算提前做好规划,积极缴纳社保。
4. 社保一次性缴费政策最新
题主这个问题要分两个答案来回答,因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是社会保险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医疗保险是可以随时一次性补缴的。
而养老保险只有在你以前缴纳过,到达退休年龄时缴费没有达到15年,延迟退休继续缴费5年,到了65周岁时还没有满足缴费15年,才可以一次性的补交齐至15年,办理退休手续。
如果你2022年满足了上述条件的时候,就可以一次性的补缴了。
5. 社保局一次性缴纳社保
1、根据一次性补缴社保政策,以下达到了退休年龄养老保险没有缴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纳:
(1)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停止缴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不满15年的,可以补足社会养老保险。
(2)老固定劳动合同工,包括长期临时工在计划中,临时工在城市户籍,以及那些没有参保或者停止缴费的,可以补养老保险。
2、被开除、未经公共服务被释放、出名的人,未参保或者中断缴费的,可以补足社会养老保险。
如果属于上面提到的某一种人群,那么就有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的资格。
6. 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政策
社保可以按年缴纳吗?对于个人来说,社保可以找社保代理公司进行缴纳,比如人人保,可以按照月、季度、半年、年进行缴纳。下面就通过下文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因地区的不同,交纳方式的不同,其交纳时间点和交纳是有出入的。比如选择单位方式参保,一般是按月交纳的。选择个人方式参保,可以选择按月交,也可以按年交。
按照年度缴纳的是个人自行申请缴纳,在基数不便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一年,如果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是不可以的,而单位代缴需要按月缴纳,因为不能保证员工一定会在单位工作一年时间。
社保金是按月向社保局缴纳的,一般情况没有其他选择。如遇特殊情况一年缴纳的,还要向社保局缴纳利息和滞纳金。
不少年轻人三句话不和就辞职,根本不管后果。如果你前脚刚离开上一家公司后脚就迈进了新公司,这种情况倒还好,一般社保都能直接续上,但如果你在两个工作之间断了一个月甚至更长,这种情况就会比较麻烦,要知道在有些情况下社保断档问题会很严重,即使一个月都不行。
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比较重要,其它三个保险则相对没有那么重要,中断也不用怕,到了新单位接上即可。
7. 社保能一次性缴费吗
2021年社保新规定一次性补缴我国2021年社保补缴政策2021一次性补缴社保具备三个条件
2021一次性补缴社保具备三个条件,具体如下:
1、2011年之前退休的国企、事业单位职工;
2、1961-1982年间下乡的知青,户籍在社保缴纳地;
3、男性年满65周岁,女性年满60周岁的退休人员,且2011年以前在当地缴纳过社保。
8. 社保 一次性
2021年社保补缴的新政策
1、人员范围
具备4项条件的企业人员可“入保”。曾在城镇集体企业工作过的人员(含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企业工作的“五七工”、“家属工”),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经本人申请,可在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后,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一)2010年12月31日前具有我省城镇户籍;
(二)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三)2010年12月31日前达到或超过规定的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下同);
(四)1996年1月1日前,与我省城镇集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2、补缴及待遇计发
一次性补齐可按月领养老金。符合条件的人员,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按照统一规定的补缴标准,一次性补缴15年基本养老保险费。自补缴全部费用到账后的次月起,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全省统一的养老保险费补缴及养老金计发标准分为三个档次,由补缴纳入人员自行选择:按一档标准补缴的,月养老金为601元:按二档标准补缴的,月养老金为492元:按三档标准补缴的,月养老金为383元。在确定补缴额度时,对年满61周岁及以上的人员,年龄每增加1年,补缴额度相应减免1500元,最大减免额度为1.5万元(具体补缴标准和月养老金水平见右表)。
今后国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以上补缴纳入人员由省按特殊群体对待,另行研究制定调整养老金办法。
3、费用筹集
原则上由个人负担。一次性补缴所需费用原则上由个人负担,鼓励具备条件的单位给予适当补助。原单位已不存在或不具备补助条件的,一次性补缴所需费用全部由个人负担。
补缴纳入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管理,纳入各市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4、养老金领取
基本养老金先从个人账户中支付。对出生时间的认定,全省实行本人原始档案与居民身份证相结合的办法。原始档案缺失或记载不清的,以居民身份证为准。
对工作经历的认定,以认定是否与城镇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为重点,原则上以本人原始档案记载为准:本人档案缺失或记载不清的,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经县(市、区)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查并履行公示程序后方可认定。
9. 现在社保一次性缴费的条件
可以补交但是对医保有一定影响
中途断交的年份,可以选择补齐,也可以不选择补齐。选择补齐的,前后连续计算;选择不补齐的,中途断交的不算,前后合并计算。
所以对中断的年限,自己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补齐还是不补齐。只要在法定退休年龄前交满15年就可以了。这是养老保险。
医保:
医疗保险自停缴之日起会有3个月的缓冲期,一旦超过3个月,连续缴费的年限会进行重新计算。其中,对于医疗保险的中断,在此期间是不能使用医疗保险报销的功能,只有续上之后,后期的医疗费用才可以进行报销。
参保人在中断交费的那日开始,统筹基金支付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就会被停止。就算重新在续保,还是需要按照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进行补缴。
参保人在中断后再次参保,是可以将中断那段时间的保险费补齐,但补缴的全部费用都是本人负担。
综上所述社保最好还是不要中断。
10. 社保一次性缴费政策文件
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一般每个月都会由所在单位缴纳,而每到年底时社保都会迎来一次新调整,那2022年社保迎来新调整具体有哪些调整?2022年社保个人缴费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具体有这三大调整!
一、2022年社保迎来新调整具体有哪些调整?具体有这三大调整!
1.2022年社保迎来新调整一: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2021年11月24日相关规定表示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届时部分地区的高龄基础养老金会增加,比如安徽芜湖从2022年1月1日起执行加发高龄基础养老金政策,年满65周岁至69周岁,每人每月加发5元;年满70周岁至79周岁,每人每月加发10元;年满8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加发15元。
2.2022年社保迎来新调整二:一人参保全家共济
目前北京、烟台、枣庄等城市已实现一人参保全家共济,所谓一人参保全家共济就是只要开通“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的功能,全家人就都可以“共用”账户余额,现在一个医保个人账户可以同时绑定7名近亲属。一人参保全家共济政策是国家推出的利民的政策,职工参保人员可通过绑定自己的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来实现个人账户余额供家庭成员共用。家庭成员可以使用职工参保人的个人账户在医院看病、药店购药等常见的生活场景使用,同时也可以实现省内异地消费,给异地的亲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3.2022年社保迎来新调整三:医保范围扩大
2021年11月9日相关规定表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会按规定给予救助,对不符合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或低保边缘家庭条件,但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以下称因病致贫重病患者),根据实际给予一定救助。
根据2021年4月相关规定表示2022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基本实现上述5个主要门诊慢特病的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全覆盖,推进其他门诊慢特病的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或线上零星报销。
二、2022年社保个人缴费截止日期具体是什么时候?
2022年社保个人缴费截止日期一般是在2021年12月31日前,未如期达到规定参保率的统筹地区,可将集中参保缴费期适当延长至2022年2月28日。部分地区2022年缴费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如下:
1.2022年山东泰安县社保个人缴费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
2022年山东泰安县最新规定社保个人缴费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是2021年9月6日至2021年12月31日结束,逾期不再办理。
2.2022年湖南常德市社保个人缴费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
2022年湖南常德市最新规定社保个人缴费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是2021年9月1日至12月31日。除湘医保发〔2021〕31号文件明确的特殊情形外,未在规定缴费期参保缴费的,原则上不得中途参保、享受医保待遇。
3.2022年北京社保个人缴费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
2022年北京个人社保最新规定缴费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是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0日,参保人参保后,次月办理缴费。
总结:2022年社保迎来新调整具体是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一人参保全家共济、医保范围扩大,2022年社保个人缴费截止日期一般是在2021年12月31日前,未如期达到规定参保率的统筹地区,可将集中参保缴费期适当延长至2022年2月28日。
北京9月1日起个人医保账户定向使用不可自由,支取此举的意思为不能让其他人使用自己的医保,当然还有许多的人现在因为买药或者是看病就用他人的医保,当然这种行为都是不允许的,自己的医保只能自己用,无论这个人是你的子女还是你的父母,都不能使用自己的医保为他们买药和看病。
现在有许多的药物已经纳入了医保行列中,当然我们也就可以知道了,现在的一类药品和二类药品还有许多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可以用医保卡来购买,所以这就告诉我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上班时也一定要让单位帮助自己缴纳五险一金,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不需要过得那么的痛苦,现在就有许多老年人在拿上养老金之后做一些事情当然,这些事情就是属于他们拿上这些钱才被一些骗子给骗了,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是被骗子骗子的,于是就把自己所有的钱款都给了这个骗子,自己的儿女肯定是不会跟自己要钱的,之所以做出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儿女肯定都是在外面工作的。
除非是那些一直啃老的人,要不就是属于行动不方便的人,那肯定是需要父母的照顾的,那除了这种行为,或者除了这种情况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所有的孩子都不可能在成年之后再跟父母要钱,可能是在大学上就不和父母要钱了,在大学其实是自己可以做一些兼职或者是去打一些零工去赚钱,当然想要花的钱,更多的话也可以去做一些兼职的工作,这些工作并不丢人,这是自己能够自己动手养活自己的标准,所以为了自己之后的老年生活,不是那么艰难与辛苦,所以自己就需要去在年轻的时候奋斗。
2022年8月19日,北京市医保局印发了一则文件《关于调整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该文件对北京医保政策做出了很大的调整,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变化。
变化1、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不可提取
按照国家对于个人账户资金专款专用的要求,自2022年9月1日起,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专款专用,参保人员不可支取。
此前,北京职工缴纳的医保费,会有一部分钱存入到医保存折中,参保人可以凭存折直接取现,没有任何限制。
这项政策很人性化,因为年轻人身体好,看病上几乎没有花销,即使按照最低基数缴费,医保存折每年也都有一千多入账。
但从2022年9月1日起,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只能“定向使用”—买药或看病。
其实,支持医保提取现金的城市只有两个:北京和天津。
2021年12月3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制度的实施办法》中规定:
从2022年1月1日起,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也不再打入银行卡,而是记入本人个人账户台账,用于看病买药。
所以这两个城市政策调整之后,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医保政策保持了一致。
简单总结一下,主要有三点变化:
1.打入个人账户里的钱少了,原来单位缴纳的费用有2%打入个人账户,以后不打了。具体规定是: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在职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缴费比例不变;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仍执行现行标准,70岁(不含)以下按照100元/月划入,70岁以上按照110元/月划入。
2.个人账户里的钱专款专用,不能随意支取,比如只能用于在定点药店买药,在医院看病缴费,不能像以前一样 可以取出来买菜了。不过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是这样管理的,专款专用。北京这个规定,也算与其他城市看齐。
3.门诊大额医疗报销,2万元以上的部分,社保统筹基金可以报销了。以前,门诊看病,社保报销金额到2万以后就到了封顶线,不再报销。9月1日后,2万元以上的部分,社保可以报销60%,而且不封顶。这个政策,对长期老病号是个利好。某些利用国家政策,取药出来再卖药赚钱的人,薅羊毛的空间更大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变化1、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不可提取。
此前,北京职工缴纳的医保费,会有一部分钱存入到医保存折中,参保人可以凭存折直接取现,没有任何限制。
这项政策很人性化,因为年轻人身体好,看病上几乎没有花销,即使按照最低基数缴费,医保存折每年也都有一千多入账。
但从2022年9月1日起,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只能“定向使用”—买药或看病。
变化2、个人医保账户入账金额减少。这条政策的变化主要影响在职职工,之前单位缴纳的医保费有0.8%~2%是计入个人账户并可自由支取的,现在都没了,所以在职职工每个月医保个人账户入铅伍账的钱比之前会减少一部分。
变化3、个人账户资金可家庭共济。以往,医保个人账户只能用于本人看病报销,自2022年12月1日起,北京职工医保个人历年结余仔滚资金,除了自己使用之外,现在槐戚或也可以给配偶、父母和子女使用。医保余额的共享,不仅减少了参保家庭的医疗支出,还提高了医保账户余额的使用率。
变化四、取消门急诊待遇封顶线。变化五、降低职工大病起付线
北京医保大改革
2022年9月1日起,个人账户不能取现!
8月19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调整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
通知规定,自 2022年9月1日起,在职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计入标准为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 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继续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具体划入标准为:不满70周岁的按100元/月标准划入、70周岁(含)以上的按110元/月标准划入。
自2022年9月1日起,个人账户资金专款专用, 参保人员不可支取。参保人员按照《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的补充通知》(京医保发〔2021〕22号)规定定向使用个人账户。
在此之前,北京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医保个人账户的钱能取出来的城市,绝大多数地方医保个人账户的钱都无法取出。
发表评论